一、诸城的历史典故?
诸城因舜帝生于城北诸冯村而得名,被誉为“舜帝之都”,著名景点有超然台、潍河公园、恐龙公园等,曾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、国家卫生城市等称号。
二、诸城巴山的历史?
亦曰大巴山,又曰巴岭,在陕西西乡县西南,支峰绵互数百里,跨南郑、镇巴及四川之南江、通江诸县,冬夏积雪,中包孤云、两角、小巴、米仓诸山,旁临汉江,东接三同峡,山南即古巴国,今地学家称汉水长江之间诸山为巴岭山脉,又小巴山,亦名小巴岭,在巴岭东南。
在江西崇仁县南。《寰宇记》旧名巴山,唐朝改为临山,《江西省志》相传汉时栾巴尝为豫章守,治妖民于此,邑人以其名名山,宋改名相山。在湖北巴东县治南,《舆地经胜》县有巴山,县治所依,一名金字山,《名胜志》一峰分三冈,形如金字,山产茶,色微白,即所谓巴东真香说也。在湖北松滋县西南十五里,一名麻山,《晋书杜预传》太康元年,牙门管定等夜袭乐乡,起火巴山,《寰宇记》“荆南志云,春秋时巴人伐楚,后遁而归,有巴复村在山北,因曰巴山。”山上有马鬃岭及射垛崖,相传先主入蜀,走马射的于此。?在湖北长阳县南七十里,山形曲折如巴字,隋因以名县。?在广东茂明县南。《寰宇记》南巴县,取县东南巴山为名。
三、诸城对历史贡献?
诸城,山东省潍坊市县级市,因传说舜帝出生于城北的诸冯村而得名,又称龙城,位于山东半岛东南、泰沂山脉与胶潍平原交界处,介于北纬35°42′23″至36°21′05″,东经119°0′19″至119°43′56″之间,东与胶州、黄岛毗连,南与五莲接壤,西与莒县、沂水为邻,北与安丘、高密交界。诸城被誉为“舜帝之都”,是舜文化的发祥地,西汉吕后七年(公元前181年)置东武县,宋代为密州治所。境内有王尽美纪念馆、大舜苑、超然台、恐龙公园等名胜古迹。
四、王治军诸城历史?
诸城市位于山东省东部沿海地区,历史上曾是交通要冲和经济中心,古代时期便已有人类活动。据《史记》记载,公元前676年,周幽王将帝辛的嫔妃齐媵放逐到此地,建立了齐国的祖都临淄,是为今日诸城市所在地的源头。
后来,诸城陆续归属于齐、汉、唐、宋等朝代,直至明清时期成为内地商业中心。近代,诸城因靠海临近日本、韩国等地,成为中国的船舶建造重镇和国内外贸易港口。在清末民初时期,著名商人和爱国人士王氏兄弟就是在诸城发家致富。其中,王氏兄弟中的王治军,就是一位杰出的民族工业家、爱国人士和救国活动家,曾先后创办了黄海实业公司、华夏实业公司等企业,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工业和民族工业企业,英勇领导抗日战争和救亡运动。他是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人物,被誉为“诸城商业巨贾,爱国民族英雄”。
五、山东诸城抗日历史?
路家道口抗日伏击战
1938年2月2日,时任民国诸城县七区区长兼联庄会长的路景韶组织联庄队员100多人,伏击了进犯诸城的日军后勤部队,激战两小时,缴获步枪一支,打响了诸城抗日第一枪
六、诸城地名的演变历史?
诸城,是位于山东省中部的一个县级市,历史悠久,地名演变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。下面是诸城地名演变的历史:
1. 先秦时期:在春秋战国时期,诸城地区属于齐国管辖范围,当时称为“诸侯”,意为“众多的城邑”。
2. 魏晋南北朝时期:当时的诸城地区属于胶州郡,名为“诸侯县”。
3. 唐宋时期:在唐朝和宋朝时期,诸城地区属于胶东路(今山东半岛东部地区),称为“诸侯州”。
4. 元明清时期:在元朝时期,诸城地区被划入胶东路的青州行省,称为“诸城路”。明朝和清朝时期,诸城地区属于胶东道,称为“诸城府”。
5. 民国时期:1912年,中华民国成立,废除了府、州、县三级行政区划,诸城地区被划入胶东道的诸城县。
6. 现代时期:1949年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,诸城县一直沿用到1992年,时任山东省省长李铁映为了发展地方经济,将诸城县升格为县级市,即现在的诸城市。
诸城地名的演变历史源远流长,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更迭和行政区划的变化,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。
七、灵隐寺历史典故?
你好,灵隐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庙,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。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,传说当时有一位僧人名叫惠休,他在灵隐山上修行时,发现山中有很多灵气,便在此处建寺。据传说,当时有一位神龟来到灵隐寺,带来了一块圆形石头,称为“灵隐石”,并说这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肉身舍利所化。惠休便将这块石头安放在寺中供奉,成为灵隐寺的宝物之一。
灵隐寺在唐代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,成为了中国南方佛教的重要中心之一。唐代著名的诗人白居易曾在灵隐寺中修行,并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。灵隐寺还曾多次遭到战争和火灾的破坏,但每次都经过修缮后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。在现代,灵隐寺成为了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,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。
八、泉州历史典故?
胭脂巷,北接涂门街,南至中山南路,为旧时进城必经之路。数百年光阴流淌,走过几个朝代的变革,小巷巷名从元朝的“燕支里”到清代的“胭脂巷”,背后是各种广为流传的典故。
元朝时,大批蒙古人居住在附近,为纪念其祖先发迹地燕支山,蒙古人将此地称为“燕支里”。彼时,同安苏颂第十世孙苏唐舍为避难迁居燕支里,苏氏祖闾有井名为“胭脂”,传说井曾经出过粉红色的井水,又说井水可制作质地上乘的胭脂,不少人做起胭脂水粉生意,“胭脂巷”由此得名。
走进小巷,气势恢宏的祖闾苏民居群,四座连排大厝,从巷东到巷南,四宅相连,竟快将胭脂巷整条街占满了。北宋著名政治家、科技巨星苏颂的后裔,瓜瓞延绵21世,苏氏后人不因其族常嗅胭脂粉气为荣,而以书香世袭为耀,走出一个个文人雅士。
行至胭脂巷尾,拐个弯,沿着南岳后街徐行几步,门楣上印刻着“和裕税典”字样的典当行,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前周边典当行扎堆的历史;南岳后街中,曾经横跨两条街巷的黄氏古厝古朴而亲切,明代礼部尚书黄凤翔的后人呵护着祖宗的基业,开始第五次翻修;巷尾,寄托民众信仰的南岳宫藏身民居深处……
九、蓬莱历史典故?
蓬莱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个神仙岛屿,被认为是仙境之地,是神仙们的居所。其典故如下:
蓬莱三仙。相传,唐朝时期,有三位来自蓬莱岛的神仙,分别是李彦、李俨和李厚,他们身穿白衣,手持仙剑,行走于人间,为百姓解决疑难问题,治病救人,被人们称为“蓬莱三仙”。
蓬莱仙境传说故事。相传,很早以前,渤海中有三座神山,秦始皇统一六国后,为求大秦江山永固、个人长生不老,便慕名来到这里寻找神仙,求长生不死药。他站在海边,眺望大海,只见海天尽头有一片红光浮动,便问随驾的方士那是什么,方士回答:“那就是仙岛。”秦始皇大喜,又问仙岛叫什么名。方士一时无法应答,忽见海中有水草漂浮,灵机一动,便以草名“蓬莱”做了回答。
十、迁安历史典故?
迁安的历史典故不少,如唐王征东,老马识途,棒打龙山头,女蜗补天,还有轩辕故都,等等,欢迎来迁安作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