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

中国高考:变态,但又难以取代

01
中国的教育有时候确实让人受不了。
比如说物理,我小时候最喜欢物理,成绩在各科里也是最好的,但有时候也觉得莫名其妙。比如一个小木块沿着斜角往下滑,能按牛顿力学算摩擦力,就已经理解了牛顿定理。那不行,它要让一个小木块上面再驮着一个小木块,一起往下滑,两个摩擦系数还不同。这样的题我开动脑筋也能做出来,但我不理解:这有什么意义?好像它唯一的目的就是难倒你。再比如说语文。
语文也算是我比较擅长的科目,但看到那些阅读理解题也生气:这一句话体现了什么,那一句话反映了什么?
华老栓“按一按衣袋,硬硬的还在”,为什么要用按字,这个字表达了华老栓什么样的心情?弄得中国学生没有几个不讨厌鲁迅的。
在我的后园,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,一株是枣树,还有一株也是枣树。
请问,我这么写的深意是什么?
我家孩子就觉得鲁迅挺烦人。我给她说鲁迅其实很有趣,就给她讲了《故事新编》里的《奔月》,嫦娥怎么天天吃乌鸦炸酱面,后羿又是怎么射死了人家一只老母鸡。孩子听了大乐,说课文里怎么不选这篇文章?我说选了也没用。让你分析嫦娥家为什么要吃“乌鸦炸酱面”,而不是“麻雀炸酱面”?乌鸦两个字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?你一样会烦得要命。
很多孩子对知识的好奇心,就是被这些题目给败坏了的。中国成年人不喜欢读书,很可能也和华老栓、闰土有关。
年轻时候,我对中国教育的看法完全是负面的,诧异世上怎会有如此之蠢的东西。但是随着岁数增加,我的想法慢慢变了,多少有了一点“理解之同情”。编教材的人并不蠢,出题目的人也不蠢,他们是一群很聪明、也很专业的人,那他们为什么非要这么干?为什么不尊重孩子的创造性,为什么不激发孩子对知识的好奇心?很简单,就是因为考试。因为中国的教育是围绕考试设计出来的。
02
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历史上的科举制。明清的科举都是考八股文。八股文大家都知道很无聊啊。那为什么要还要考八股文呢?按照传统的说法,就是“统治阶级要钳制人民的思想”。其实这种说法也不完全对。古代不少皇帝并不喜欢八股文。康熙皇帝就对大臣说:八股文这个东西有啥用?一点意思也没有,废掉算了。
然后就给废掉了,改考别的。结果过了几年,发现不对头,只好又给恢复了。
之后,清朝还有过好几次大讨论,商量要不要废掉八股文。但最后总是无疾而终,原因也很简单:谁也想不出一个更好的替代方案。八股文里都是些老掉牙的废话。就算考官也不指望从里头发现什么有趣的想法。但是它有严格的格式:破题、承题、起讲、起二比、中二比、束二比等等,中间还要讲究平仄、对偶,非常复杂,文字安排难度极高。一个人往往学了好几年,还开不了笔。
换上一个天真的考生,可能就会问:孔圣人让我们做好人,我们就讲怎么做好人呗,为什么讲道理还要用这么复杂的格式?可不复杂了怎么难倒你?不难道你怎么筛选出来聪明人?八股文不考知识量,不考素质,也不考见识。它就是考难度。它就是要把一个简单的事儿弄得非常非常复杂,然后用这个办法甄别聪明人。如果换个考法呢?比如说考大家的见识。每人写篇策论,谁写的好谁中举,这不挺好么?可问题是这不够标准化啊。
你写篇策论,说国家应该减税,结果考官是王安石的党羽,怎么办?直接给你批个“见识妄谬”,零分处理。那我说国家应该增税,结果卷子落到司马光手里了,还是“见识妄谬”,零分处理。所以不能考这些。
如此重要的考试,它的评价系统一定要尽量标准化,大体有个依据。为什么现在高考作文里,也总在“文体不限”后面加一条“诗歌除外”?
并不是出题者恨诗人,而是现代诗歌就像策论一样,最无法用标准化的办法评价。考见识不行,那为什么不考素质呢?比如考知识储备。可如果不考八股文,而是泛考经史子集,《文选》、《资治通鉴》、《文献通考》的一通考,那穷人的孩子怎么考得过富人家的孩子?米脂的考生又怎么能考得过姑苏的学生呢?
古代的科举,就像现在的高考的一样,它不仅仅要筛选人材,更重要的一点是:促进阶层的流动,保持国家的平衡。
它一定要给穷孩子一个希望,不管这个希望多么渺茫,也一定要有。所以,只能考一本《四书》,印出来就是一本册子,谁都买得起。可一部《四书》,考过来考过去,不钻牛角尖怎么办?不把格式弄得极其复杂,怎么办?八股文背后的逻辑就是:你能在这么窄的范围内,做出这么多花样来,那你的脑子肯定还是聪明的。知识量的多少、素质的强弱、视野的大小,跟你的境遇有关系。
上海的孩子可能看过很多博物馆,读过不少科普书,陕北的穷孩子可能就那几本习题集,考知识面和素质,肯定上海孩子占便宜。那么我们就不考这些,就考那几条定理,然后弄的变态得难。
上海的小囡囡,你不是见过恐龙化石吗?你不是请家教弹过钢琴么?来,分析分析鲁迅为什么说“一棵树是枣树,另一棵树也是枣树?”面对华老栓和枣树,上海小囡囡和陕北小朋友的差距还是存在,上海小囡囡的老师可能更善于分析华老栓和枣树。但无论如何,这个差距还是就缩小了。先天的智力水平和后天的吃苦精神,就成了更重要的因素。
03
那么,这种试到底能不能筛选出来聪明人?大致还是可以的。
还是拿古代的八股文来说。
我们一说八股文,可能就会想到迂腐冬烘的老秀才,除了子曰诗云啥都不会,考啊考啊,考成了一个废物。但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。
在明清两朝,能在科举考试里脱颖而出,弄上一官半职的,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书呆子。明清官场里,确实也容不下傻子。大部分人都挺能混的。为什么天天做八股文的人,一到官场上就成了人精?答案也很简单:能把八股文做好的,大部分还真的就是聪明人。
而且八股文的选拔,并不是瞎选。我举一个例子。
康熙二十年的时候,两个考官到四川主持乡试。卷子改完了以后,有人拿出一张名单,列出了参加考试的三十个名士,就是大家公认是四川省有才学的聪明人。拿这个名单和考试结果一对,发现三十个名士里只有两个人落榜。不能说迂腐冬烘的土秀才一定就考不上,但是比例确实很低。大部分能考上的还是聪明人。
这就像现在的高考。考上清华北大的,当然保不齐也有书呆子,但是大部分人还是有灵气的聪明人。我工作时接触过不少北大清华出身的人,觉得他们确实比一般人聪明,分析问题就是要更敏捷,更准确、所以,我觉得高考就像古代的八股文科举,就甄别聪明人而言,它是比较有效,也是比较公平的。
04
但高考这个东西,向下看齐,而不是向上看齐。就像八股文利于“四书”而不利于“杂览”,高考也是有利于习题集,而不利于博物馆。这种搞法也有很大的缺点。
首先,它浪费了考生大量的时间,去做一些毫无意义的智力体操。本来他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做一些更有趣也更有益的事情。其次,它摧毁了很多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。此外,它还有一个最大的缺点,就是它完全不鼓励创造性,不鼓励独立思考。
八股文不需要独立思考。高考也不需要独立思考。对考试成绩而言,独立思考是有害的,创造性也是有害的。它考的都是有标准答案的东西,你和标准答案不一样,你就是错的。你不需要提问,你只需要对既定问题找出答案。
外国老师对中国留学生往往有个评价:很聪明,但不善于提问,喜欢处理有固定答案的问题。这就是我们的教育沉淀下来的结果。
但最前沿的东西都是没有固定答案的。最前沿的东西都是需要你自己去提问的。所以我们的教育适合培养大量合格的工程师,但不利于培养顶级的科学家。我们的教育适合培养大量文匠技师,但不利于培养优秀的艺术家。我们的教育适合培养大量合格的零件,但不利于培养出真正的精英。怎么去改变?我不知道。
因为这牵涉到太多层面的变化,而且即便施行了,也很可能会进一步伤害到阶层流动性。工程学上有一个很常见的现象,就是你要想在一个性能上有提高,可能就要在其他性能上做出一点牺牲。至于怎么权衡,就看你更重视什么。
工程学是这样,社会现象也是这样。改变现在的体系,一定会有很大的副作用。大家不见得能接受。
但是如果不改变这个体系,我敢说:中国依旧可能会成长为世界的巨人,但一定是个平庸的巨人。
喜欢就点个在看,或者做个星标吧


您可能感兴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