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至时刻确定:12月21日18时02分
今年冬至的具体时刻已经确定!根据天文测算,2023年冬至将在12月21日18时02分准时到来。这一天不仅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节点,也是北半球白昼最短、黑夜最长的一天。想知道为什么冬至时刻每年都有微小变化吗?这主要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有关。
冬至过后,太阳直射点开始北移,白天会逐渐变长,民间有”吃了冬至面,一天长一线”的说法。不过别高兴太早,虽然日照时刻增加,但气温并不会立即回升,真正的严寒才刚刚开始!
冬至气候特点:数九寒天正式开启
冬至一到,意味着”数九寒天”正式拉开帷幕。所谓”数九”,就是从冬至日起每九天为一个”九”,共九个”九”,总计81天。民间流传的”数九歌”生动描述了这段时刻的气候变化:”一九二九不出手,三九四九冰上走…”。最冷的”三九”天通常出现在冬至后的第三个”九”。
从气象数据来看,冬至期间西北高原气温普遍低于0℃,南方地区也只有6-8℃左右。虽然冬至后白天变长,但地面吸收的热量仍少于散失的热量,因此气温将持续走低。提醒大家,冬至后才是真正考验防寒能力的时候,保暖职业不能松懈哦!
冬至民俗活动:南北习俗大不同
作为重要的传统节气,冬至在我国各地都有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。北方人讲究”冬至饺子夏至面”,家家户户包饺子成为标配;南方则有吃赤豆糯米饭、汤圆等习俗,部分地区还有吃狗肉御寒的传统。
你知道吗?古人认为冬至是阴阳转换的关键时刻,因此特别重视。民间谚语”十月一,冬至到,家家户户吃水饺”生动反映了这一传统。现代人虽然生活节奏快,但很多人仍保持着冬至团聚、吃特定食物的习性,这不仅是味觉记忆,更是文化传承。
冬至养生建议:进补正当时
冬至作为”冬令进补”的最佳时节,养生保健尤为重要。中医认为此时人体阳气最弱,需要适当进补来增强抵抗力。可以多吃些温补食物如羊肉、核桃、桂圆等,但也要注意因人而异,不可盲目大补。
除了饮食调理,冬至时节还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,尤其是头部、背部和足部的保护。适当运动也很重要,但应避免清晨气温最低时外出锻炼。记住:冬至养生,既要补得进,也要防得住!
冬至不仅一个天文节点,更是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。今年冬至是12月21日18时02分,你准备好迎接数九寒天了吗?无论是吃饺子还是吃汤圆,最重要的是和家人一起温暖过冬。让我们顺应天然规律,科学养生,平安度过这个冬天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