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补中益气汤方药分析 补中益气汤的方剂 补中益气汤 配方

这篇文章小编将目录一览:

  • 1、加减补中益气汤行为四
  • 2、加味补中益气汤加味补中益气汤-《医宗必读》卷八
  • 3、补中益气单方

加减补中益气汤行为四

1、方剂的主要成分包括:人参,用量为2钱;黄耆(经过蜜炙处理),用量为1钱5分;当归身,同样为1钱5分;麦冬,也有1钱5分;陈皮(去掉了白色部分),用量为5分;炙甘草,5分;柴胡,5分;白术(去掉了芦和皮的部分),用量为6分;北五味子(选择大颗粒的,需要研碎),9粒。

2、用法每天1剂,分2次服。鼻塞重加苍耳子30克,细辛5克,辛夷花15克;易感冒加防风15克;若息肉暗红加桃仁12克,三棱10克,莪术10克。鼻塞重用鼻炎灵(苍耳子、白芷、辛夷各60克,薄荷霜5克,麻油500克,液体石蜡1000克。补中益气汤,中医方剂名。为补益剂,具有补中益气,升阳举陷之功效。

3、处方 党参12克,白术10克,茯苓10克,炙甘草6克,黄芪10克,当归10克,广皮3克,升麻3克,桔梗3克,苍术5克,晚蚕砂10克。3 功能主治 益气补中,健脾助化。主肾脾气弱,筋脉弛缓,眼胞下垂。4 补中益气汤加减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,每日1剂,日服2次。

4、腹胀则加枳实、厚朴、砂仁。 腹痛需白芍和甘草。 热痛则黄连解毒。 咽痛用桔梗舒缓。 寒邪入侵,肉桂温阳。 湿气重,苍术除湿。 阴虚则去升麻,增熟地、山茱萸与山药。 大便秘结,酒蒸大黄助排便。补中益气汤在中医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格,并可根据具体病情进行灵活加减,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。

加味补中益气汤加味补中益气汤-《医宗必读》卷八

1、主治加味补中益气汤主要适用于脾肺虚损,小便黄赤的症状。脾肺虚损会导致气血不足,气机不畅,进而引起小便黄赤等症状。此方剂通过补益脾肺,调理气机,清利小便,以达到改善脾肺虚损,缓解小便黄赤的效果。

2、治 法:补脾益肾、补血止血。 方 药:补中益气汤加味。黄芪20克,炙甘草5克,人参10克, 酒当归10克,陈皮6克,升麻3克,柴胡3克,白术10克,仙鹤草炭10克, 山萸肉10克。 日1剂,水煎服,两煎共取药液400毫升,一次200毫升,早、晚饭前温服。

3、具体辨治上,湿热者,可以清热利湿,佐以调气为治法,方选芍药汤加减;寒湿者,以温化寒湿、调气和血为治法,方选胃苓汤加减;气滞者,以理气化滞为治法,方选木香槟榔丸加减;气虚者,以补气固涩为治法,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味;血虚者,以滋阴养血、清热止泻为治法,方选黄连阿胶汤加味。

4、加味归脾汤2 来源《医宗必读》卷八。 组成人参炙黄耆白术当归茯苓酸枣仁各5克远志肉4克木香甘草 用法用水400毫升,煎至200毫升,食后服。 功用补益心脾。 主治心虚悸动而痛。提醒无论兄弟们:加味归脾汤2 此中草药名方来源于网络,使用前请遵医嘱。

5、甘草味甘甜,性平和,入心、脾、肺、胃四经。生用偏凉,可泻火解毒、缓急止痛;炙用偏温,能散表寒、补中益气。顺带提一嘴,甘草还善于调和药性,解百药之毒。绿豆甘草汤 绿豆100克,生甘草10克。水煎服,每日1剂。具有清热、解毒、利湿的功效。甘草蜜枣汤 蜜枣10枚,生甘草6克。

6、更令何老走弯路的是陈修园对一些浅显易懂的医书(如《本草备要》、《万病回春》、《医宗必读》等)视为浅陋不足道,却推崇他认为说理精辟的著作。何老遵崇陈氏的“指导”,以为要成名医,必须具有高深的医学学说。开头来说要进修的当然是《内经》和《伤寒论》。

补中益气单方

中成药:补中益气丸,每次6克,每日3次。单方验方:升陷汤、老南瓜蒂汤、托垂方。肾虚型的阴挺辨证论治:症状:阴中有物脱出,腰酸膝软,小腹下坠,小便频数,夜间尤甚,头晕耳鸣。舌淡红,脉沉弱。治疗技巧:补肾固脱,佐以益气。方药:主方大补元煎加减。

糖茶暖胃:茶叶2克、红糖10克,开水冲泡5分钟后饮服,每日饭后1杯,能和胃暖脾、补中益气。对大便不通、小腹冷痛以及妇女痛经等症具有疗效。茶水消炎:患有皮肤病的人,用茶水(各种茶叶均可)洗涤皮肤,经常坚持可使皮肤病消退以至痊愈。

虚寒者,加肉桂3克(煽)、炮姜9克、制附子9克。夹热者,加黄连6克、黄芩9克、槐花9克。久泻久痢者,加诃子12克、破故纸9克。中成药 (1)补中益气丸,每次9克,每日2次,温开水送服。(2)人参养荣丸,每次9克,每日2次,温开水送服。

现在,我们赶紧将这些方子分享给大家。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中成药和单方验方包括: 木香顺气丸(出自《医学统旨》):每日3次,每次9克。适用于以气滞为主的病例。 补中益气丸:每日3次,每次9克。适用于以气虚为主的病例。 桂枝茯苓丸:每日3次,每次9克。适用于以血瘀为主的病例。


您可能感兴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