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大中心城区人口密度:江汉区最大洪山区最小
普查数据显示,武汉市七大中心城区中,人口密度最大的是江汉区,每平方公里17851人,最小的为洪山区,每平方公里1726人。男女比例1.07:1
目前,武汉市男性人口为416.40万人,女性人口为388.42万人,性别比为107.2,与“四普”相比增加了0.5个百分点。
即将迈入人口老龄化时期
武汉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4.69岁,已跨入全球长寿行列。其中男性为72.62岁,女性为76.86岁。三项分别比第四次人口普查提高2.38岁、2.49岁和2.45岁。
在这次的人口普查中,武汉市人口年龄最高为108岁,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56.2万人,比10年前的“四普”增加14.2万人,占总人口比例的6.98%;9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3642人,比“四普”增加1816人;10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47人,比“四普”增加了22人。
整体文化构成显著提高
据统计,武汉市每10万人口中,具有大学文化程度(大专及以上)人口,由“四普”的6145人增加到现在的12290人;高中文化程度(含中专)的人口,由16699人增加到20707人;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,由27490人增加到32892人。
女文盲四倍于男文盲
目前,全市15周岁以上文盲人口为40.69万人,占15周岁以上人口的6.2%。其中,女性文盲人口为32.39万人,男性为8.3万人;按15周岁、25周岁、35周岁、45周岁、55周岁、65周岁以上的6个年龄组观察,其文盲率顺序分别为0.24%、0.44%、1.01%、3.73%、10.06%和38.44%;农业人口文盲率高于非农业人口文盲率。
户均住房2.27间
武汉227万户家庭,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2.31平方米,平均每户拥有住房2.27间。
其中,全市一代户家庭有60万户,每户住一间房的占47%,住两间房的占32%,住三间房的占15%,住四间房的占4%,住五间房以上的占2%。二代户家庭有131万户,每户住一间房的占24%,住二间房的占44%,住三间房的占21%,住四间房的占7%,住五间房以上的占4%。三代家庭户有35万户,每户住一间房的占8%,住二间房的占38%,住三间房的占33%,住四间房的占12%,住五间房以上的占9%。
三人下面内容家庭户增加
武汉市家庭户有227万户,平均每户规模为3.17人,比1990年的“四普”减少0.6人。在13个区中,户规模最小是江汉区,每户平均2.91人,最大的是新洲区,每户平均3.74人。
同时,在近十年中,武汉市家庭户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,三人下面内容的小型家庭户明显增加,比重达到66.4%。四人以上的家庭户的比重,由“四普”的24.4%下降到18.5%。
离婚比例上升
与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,十年多来,武汉市未婚和有配偶人口比例相对稳定,但丧偶人口比例下降,离婚人口比例上升。
据统计,全市初婚有配偶的男性占男性1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为66.36%,女性占女性1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为69.39%(下同),男性比例低于女性;再婚有配偶的男性比例为1.98%,女性比例为1.88%,男性略高于女性。离婚人口中男性比例为1.27%,女性比例为1.14%,男性略高于女性。
少数民族人口五万
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,武汉目前已有49个少数民族54245人,比1990年净增加了7个民族,其人口总数占全市总人口的0.7%,人口年增长率高于汉族26.1个百分点。目前仅缺少乌兹别克族、德昂族、保安族、塔塔尔族、珞巴族和基诺族等六个少数民族。
其中,少数民族人口数最多的为回族,有20578人,最少的则是畲族,有531人。
外来人口:98.32万
武汉市外地流入人口究竟有几许?第五次人口普查结局显示,非武汉市户口,居住在武汉市半年以上的人口(简称常住流动人口)为98.32万人。如果加上居住本市半年内的外地流入的暂住人口16.6万人,全市总共有外地流动人口115万人。
在流动人口中,男性为53.84万人,占57.76%;女性为44.48万人,占45.24%。常住流动人口大多为劳动适龄人口,15-59岁人数为80.61万人,占了82%。常住流动人口的92.1%主要分布在7个中心城区及物品湖区。常住流动人口中省内流入为73.39万人,占74.6%;省外流入为24.93万人,占25.4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