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

读“哈佛凌晨四点半”有感

接触《课堂内外﹒创新作文》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了,很喜欢其中的“热点时事”板块。2016年11月号中的《中国留学生“哈佛凌晨四点半”为“假鸡汤”》这篇文章引起了我的感慨。
凌晨四点半,哈佛大学图书馆灯火通明,座无虚席,学子们都在静静地看书。这是《哈佛凌晨四点半》这本书所描述的场景,它要表达的是:此刻打盹,你将做梦;此刻学习,你将圆梦。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。中华民族一直是勤劳奋斗的民族,闻鸡起舞、萤囊映雪、笨鸟先飞、勤能补拙,无不彰显出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意志。哈佛大学作为世界一流学府,培养出一大批杰出人才,40位诺贝尔奖得主、30位普利策奖得主、8位美国总统以及数以万计的各行各业的精英,哈佛的璀璨光环无不令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中国学子和家长们艳羡,于是“哈佛凌晨四点半——哈佛大学送给青少年最好的礼物”,这样煽情的文字立刻就赢得了人们的青睐。
“吃得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”似乎是中国人一贯的教育理念,但是,没有人生下来就愿意吃苦,于是,时不时地就得给心灵浇灌一些鸡汤,“哈佛凌晨四点半”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。然而,今年8月底入读哈佛大学商学院MBA的中国留学生李拓远宣称,网上热传的“哈佛凌晨四点半图书馆的景象”是不存在的。他在微博中说:“在哈佛和耶鲁,没看到谁以“刷夜”为荣,更没有学生暗自较量谁能熬得更晚。这些学生崇尚的是效率和多产”。可见“哈佛凌晨四点半”只是一罐被抹了点鸡油的“假鸡汤”,这样的鸡汤非但没有营养,反而毒害了我们的孩子、家长甚至教育。
一篇《孩子,我宁愿欠你一个快乐的少年,也不愿看到你卑微的成年》的文章走红就是见证。新学期开学,作者的女儿感慨还没玩够,不太愿意回学校学习,孩子的父亲说:“孩子的快乐最重要”。母亲反驳道:“她现在快乐了,将来呢?”并联想到生活中遇见的一对母子,母亲陪着儿子到处应聘,因为学历低又没有一技之长,结果儿子屡屡碰壁,原来那位母亲以前太溺爱孩子,一味希望孩子“快乐”,才导致今天的窘境。于是作者感慨:就算让孩子小时候不快乐,也不愿她长大后活得没有尊严。
好沉重的结论,好艰难的选择。如今,对于绝大多数家庭而言,教育仍然是最好的也是唯一出人头地的途径。教育能够改变命运!可是教育的成功被直接等同于考上一所好大学,而要考上一所好大学就必须玩命地学习。从幼儿园就在被灌输学习,深怕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,而从小学到中学,更是必须一路勤奋地学习。孩子们被请家教,被上补习班,除了文化课,还有美术音乐舞蹈体育等各种技能课,起得最早,睡得最晚,几乎没了休息日,更没有玩耍的时间。高中阶段更是披星戴月、栉风沐雨。让我们来看几条高三年级的雷人励志语录:“只要学不死,就往死里学”、“要成功,先发疯,下定决心往前冲”、“提高一分,干掉千人”、“不苦不累,高三无味;不拼不搏,高三白活”、“吾日三省吾身,高否?富否?帅否?否,滚去学习!”“宁可血流成河,也不落榜一个”。
为了考上好大学,我们的孩子真是发了疯,拼了命。可是这样的教育真的是我们希望的么?当看到一个个“豆芽菜”、“小胖墩”或是一个个“酒瓶底”的时候,你能不有所感慨么?不要再忽悠孩子们“三更灯火五更鸡”了,他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,什么时候才能够让他们睡个好觉,使他们的身心得以健康成长?小时候不快乐,长大了就一定活得有尊严么?即便有尊严了,就一定还能活得快乐,活出生命的质量么?
尊重生命,不违背规律,让生命绽放出光彩吧!——这应该是教育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使命。